明朝末年,国难当头,民不聊生,肃太亨对清朝统治充满不满,决定投身反清抗争。在四川西部的大凉山地区,肃太亨开始组织武装力量,并与其他抗清武装勾连。1644年,明朝灭亡,清朝建立,肃太亨积极响应郑成功的南明抵抗,成为了抗清斗争的重要领导人物。然而,肃太亨的抗清斗争并没有取得最终胜利。1645年,清朝军队发动了对大凉山的进攻,肃太亨兵败被俘,并在清廷追捕途中被杀,终年42岁。
肃太亨(1604年-1645年),名正,字太亨,号肃太亨,直隶沧州府献县(今河北省沧州市献县)人,清朝末年抗清民主武装领导人。
肃太亨出身贫寒,自幼聪明好学。明朝末年,国难当头,民不聊生,肃太亨对清朝统治充满不满,决定投身反清抗争。
在四川西部的大凉山地区,肃太亨开始组织武装力量,并与其他抗清武装勾连。他与杨森、苏四儿等人成立了“三正教”,号称“三教九义”,并开始了对清朝的抵抗。
1644年,明朝灭亡,清朝建立,肃太亨积极响应郑成功的南明抵抗,成为了抗清斗争的重要领导人物。他凭借着自己的智勇与组织才能,领导着一支由四川、云贵、湖广等地的山地土著所组成的农民军队,对清军进行游击战,并在大凉山地区建立了一定的抗清根据地。
然而,肃太亨的抗清斗争并没有取得最终胜利。1645年,清朝军队发动了对大凉山的进攻,肃太亨兵败被俘,并在清廷追捕途中被杀,终年42岁。
尽管肃太亨的抗清斗争最终失败,但他的事迹激励了后来的抗清义士,为中国历史上的反侵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