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后因涉嫌“太子党政变”而被诛杀。1413AD,他继承了皇位,但他的短暂统治被认为是极为失败的。他出生在农村,91岁一生长寿,并在位期间采取了大量重要的军事、政治、经济和文化改革措施,推动了中国的全面进步。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广泛的社会困境及天灾人祸的挑战,但却坚韧地管理了其治下的国家。他在位期间,清朝入侵了中国,并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央政权进一步疲弱,导致明朝灭亡。
朱元璋(明太祖)1368-1398年在位
儒雅严肃的人物,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。明初创业时,他先创建起了铁桥关和鹿邑的根据地,后又屡战屡胜,逐渐削弱了蒙古和南方的其他势力,最终一统天下,成为明朝开国皇帝。
朱标(太子党政变)1398-1402年在位
朱标是明太祖的孙子,太子,但被剥夺继承权后被称作“禅宁”。他曾经为官廉明,政绩卓著,是其时的一位良臣。但后因涉嫌“太子党政变”而被诛杀。
朱棣(永乐盛世)1402-1424年在位
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,被“禅位”为皇帝。他采取了许多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上的改革措施,确立了永乐盛世。他也是呈现出汉族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最高水平的明代历史时期之一。
朱权(明惠宗)1424-1425年在位
明惠宗本是农村出身,弱不禁风,智力差距大的人。他在位期间常常不理政事,专注于读书。1413AD,他继承了皇位,但他的短暂统治被认为是极为失败的。
朱瞻基(明英宗)1435-1449年在位
英宗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書法家、文藝愛好者、重感情派、嗜好奢侈。他消极的统治令明朝的政治生态更趋向了复杂和危险。
朱祁镇(明宣宗)1426-1435和1449-1457年在位
两个不同时期担任皇帝,首次登上皇位只做了九年便让位给他的外祖父韩雍,返家侍奉父亲。因韩雍之死再次登上皇位,但很快就死于病故,只做了八年皇帝。
朱见深(明憲宗)1457-1464年在位
明憲宗成为了一位爱好文艺和园林景观的皇帝,他任用四位大臣指导国家政治,进行了一系列经济、政治、文化方面的重要改革。作为一位温文尔雅和谦虚谨慎的皇帝,他被人们认为是明朝的经典之一。
朱祐樘(明成祖)1464-1487年在位
明成祖是最有才华和能力的年轻皇帝之一,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政治、军事和文化改革措施,极大地提高了明朝的综合国力,并将国家精力集中于应对塞外侵略。
朱厚照(明孝宗)1487-1505年在位
明孝宗在位期间尝试了若干可行的改革措施,但在政治风气高度腐败的环境下效果未能善尽。此外,他还常常过度依赖权威和个人倾向,没有公正的面对问题和批判自己的行为,并因此受到了后人的指责。
明武宗 1505-1521年在位
明武宗是明朝中统治力最弱和率性放荡的皇帝之一,其被视为是明末走向党派政治之路、夺权斗争日益激烈的导致之一。
明世宗 1521-1567年在位
明世宗是明朝中统治最为稳定的皇帝之一,成为“两袖清风”之人的标志。他出生在农村,91岁一生长寿,并在位期间采取了大量重要的军事、政治、经济和文化改革措施,推动了中国的全面进步。
明万历 1572-1620年在位
明万历是一个独特的皇帝,他相信强力的禅祭并坚定地维持它。此外,他对西学的采纳程度非常高,也追求亲和的政治手法。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广泛的社会困境及天灾人祸的挑战,但却坚韧地管理了其治下的国家。
明思宗 1620-1627年在位
明思宗能够登上皇位的原因是他的民主性,即政治上争权夺利,而非家族关系。他在位期间面临着许多帝国崩溃的社会问题,但依然勇敢地领导了国家。
明熹宗 1627-1644年在位
明熹宗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。他是一个从童年就生活在内阁中的孤儿,他的皇位来自于他的年龄而不是自己的能力。他在位期间,清朝入侵了中国,并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央政权进一步疲弱,导致明朝灭亡。